健康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上了年纪,这几件事别轻易做!消耗气血,还透支身体

  人到了六七十岁以后,身体就像一台几十年的机器,不一定哪个零件就松动了,所以说,一定要好好维护才行!有些事,也别轻易做。第一件:拒绝社交  很多人退休后想过几天清净日子,不出门、不见人,日子一久,人是清静了,可大脑却慢慢生锈。  中医讲“脑为髓海”,靠肾精充养;而肾精又要靠脾胃化生的气血滋养。人的

2025.08.28

隔三差五吃1宝,结节都赶跑!爱生气、压力大的人要多吃

  处暑后暑气渐消,秋燥渐生,肺气开始主令,这时候气机容易郁滞,如果夏天积累的湿气没排出,加上脾胃运化差,就容易化痰,痰久了就凝结成块,中医称“痰核”“瘰疬”,现代人熟悉的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很多都跟这个机理有关。  所以,这时候吃的东西,得既能健脾化湿,又能疏肝理气,还得润肺养津。芋头就符合这一

2025.08.28

湿疹发作太 “磨人”!洗一洗,按一按,摆脱反复痒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对称分布的多形性皮损伴剧烈瘙痒为特征。  中医称为“湿疮”,根据部位有不同命名:发于耳周为“旋耳疮”,肘膝屈侧为“四弯风”,小腿为“湿毒疮”。  其病机为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急性期以湿热浸淫为主,慢性期则见血虚风燥。  夏季湿疹多因暑

2025.08.27

这种果子大补脾肾,处暑后每天嚼几粒,心、脾、肾一起补了!

  秋天是莲子采收的季节,它秉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尽得土壤的滋养。  中医认为,莲子“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是不可多得的处暑养生之品。莲子是初秋“养脾果”  在中医学理论中,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功效。  生活中,很多

2025.08.27

正式出伏!身体需要“3防”“6养”,秋冬少生病的秘诀就在这→

  长达30天的三伏在昨日画上了句号,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日子结束了。从现在到秋分,是自然界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随之调整,免疫力往往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频发,中风、心梗、脑梗发生率也会明显提高——  “出伏”后有“三防”  01防“秋老虎咬人”  “秋老虎”是指“出伏”

2025.08.21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身体最爱的6种化瘀食物,疏通全身气血

  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滋养全身,以通为顺,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血瘀”。  有人以为血瘀就是身体关节偶尔疼痛,其实不止于此。  血瘀体质堪称“疾病诞生的土壤”,脸上长斑、冠心病等很多都和血瘀体质有关!它是个全身性的问题,从头到脚,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  预防内分泌疾病  人体气血行不畅,

2025.08.21

应对“秋老虎”有妙招,做对这几点,清爽又安康~

  立秋后看似天气凉一些,事实上,还处于三伏天的末伏阶段,早晚较凉,中午仍然暑气逼人,这就是“秋老虎”在肆虐。此时,暑邪容易耗气伤津,人们养生注意“五关”,可有效挡住秋老虎。  01防暑降温要继续  “秋老虎”发威时,暑气更加逼人,人们防暑降温仍要继续,以防中暑。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烈日下

2025.08.14

天热心乱?学会4个按摩穴,心神安稳过伏天

2025.08.14

累到垮?这5种“天然充电宝”对症吃,快速回血不费力

  凌晨1点的电脑屏幕还亮着,眼皮沉得像挂了铅;带娃一下午,腰快直不起来,连说话都没力气;盯着报表两小时,眼睛干涩到想揉出火星子……成年人的“累”,从来不是单一模式。但你知道吗?比起猛灌咖啡,厨房藏着更贴心的“抗疲劳高手”——心累吃它,脑累吃它,眼累吃它……对症下“菜”,才能快速给身体充电!  眼累

2025.08.05

血淤在脸上是斑,淤在身上是病!一招治病又祛斑!

  早上对着镜子涂粉底液,鼻翼两侧的黄褐色斑块总要用遮瑕膏盖三层才能遮住;素颜时被同事问 “最近没休息好吗”,其实是颧骨上的斑又深了些 —— 这是不是你每天都在经历的无奈?  其实这些挥之不去的斑,就像身体里堵了的 “小水沟”。咱们的气血本该像溪流一样顺畅流动,可一旦遇寒、气滞,就会像溪流被冻住、被

2025.08.05

养生圈顶流“黄精”,解锁正确吃法,让滋补更有效!

  养生圈的顶流时常被黄精霸占,它可是有着“仙人余粮”的美称,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但这黄精到底怎么吃,才能把它的价值吃出来?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01最便捷的吃法:黄精泡水  想轻松养生,黄精泡水绝对是首选!抓一小把黄精(大概10克左右就行),丢进杯子

2025.08.04

疲惫、手麻、脸发白?7个气血不足信号,教您用简单食补调养更年轻

  气血如同体内运行的温暖河流,承载着营养与温度。夏季人体消耗增大,汗出过多易耗气伤津。若气血本虚,加上高温耗散,自然导致疲劳乏力、面色晦暗、容易生暗疮、粉刺等,还会影响月经周期、出血量。如果不及时调理,五脏六腑也会受到伤害,出现病理性损伤,甚至引发各种慢性病,如月经紊乱、乳腺疾病、肠胃疾病等。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