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健康养生

上了年纪,这几件事别轻易做!消耗气血,还透支身体

发稿时间:2025.08.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111

  人到了六七十岁以后,身体就像一台几十年的机器,不一定哪个零件就松动了,所以说,一定要好好维护才行!有些事,也别轻易做。


第一件:拒绝社交



  很多人退休后想过几天清净日子,不出门、不见人,日子一久,人是清静了,可大脑却慢慢生锈。


  中医讲“脑为髓海”,靠肾精充养;而肾精又要靠脾胃化生的气血滋养。人的思维活动、语言交流,其实就是在不断调动气血、活络神经。


  一旦长期封闭自己,脑力活动减少,气血运行就会迟缓,髓海得不到滋养,记忆力、反应力就会一天天退化,老年痴呆的风险直线上升。


  临床观察发现,独居老人因孤独、焦虑导致肝郁气滞的情况较为常见。建议老年人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舒缓压力。


第二件:大量进补


  人老体虚就想着进补,人参、鹿茸、阿胶不断,可中医讲“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是谁都适合大补的。


  还有许多老年人平时喜欢用中药来煲汤,但是,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拿来煲汤,而且可以用来煲汤的药物未必适合自身体质。


  事实上,均衡饮食是老年人保持活力与健康的关键。老年人应多食全谷类、蔬菜、水果、瘦肉和低脂奶制品。全谷类食物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纤维,有助于维持饱腹感,稳定血糖。而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护免疫系统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瘦肉和低脂奶制品则是优质蛋白和钙的重要来源,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肌肉强健和骨骼健康。


第三件:长期熬夜



  阳气是靠睡眠养的,尤其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三点,这段时间是胆经、肝经值班,负责排毒、养血、修复身体。


  年纪大了,阴精阳气本来就不足,再熬夜就是透支身体,久而久之,人会出现眼花耳鸣、记忆力下降、免疫力差,甚至心梗、脑梗的风险都会提高。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起居的规律性,这些均是老年人维护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的要素。


第四件:情绪大起大落



  中医素有“百病皆生于气”“气为百病之源”之说,气血本就虚弱,再大怒、久忧,就会伤肝、伤脾、伤心。


  凡事都要想得开,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别总挂心头。


  如果觉得自己容易情绪波动,可以试着每天早晨站桩、深呼吸,让气机流通;晚上睡前听点轻音乐,放松心情。


第五件:长时间憋尿、憋便



  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膀胱气化有赖肾阳”。意思是排便、排尿不仅是清理废物,也是脏腑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一旦经常憋,就会让膀胱、肠道气机不畅,湿热内生,时间久了可引起尿路感染、便秘、痔疮,甚至诱发前列腺问题。


  想上厕所就去,不要拖延;便秘的人,可以用山楂、桑椹、黑芝麻调理,多吃些润肠食物,保持肠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