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吃这种野菜,养肝解郁双眼亮!味道特别香,老中医也很爱~
俗话说“春食野菜赛仙丹”,野菜不仅风味独特,在营养方面也不乏优势,现在吃它还能顺应时令,促进阳气生发,让你边享受美味边养生!
清明到了,越来越多好吃的菜大量上市,其中就少不了茵陈!
民间老话常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此时的茵陈绵软、香气浓郁。
茵陈作为“春菜第一鲜”,其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显著的清肝利胆、解毒退黄的功效,对于保护我们的肝脏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可不能错过∽
治黄疸之要药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茵陈用于治疗黄疸时,可根据黄疸的多种证型配伍不同的中药:
用于湿热阳黄,黄色鲜明者时,常与栀子、黄柏、大黄等配伍应用;若是黄疸湿邪偏重,可与茯苓、猪苓等配伍使用;用于寒湿阴黄,黄色晦暗者时,常与温里散寒药同用。茵陈除了可以内服,又能适量外用,如可单用煎汤外洗,也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配伍使用治疗皮肤疾患等。
宜为野菜作食疗
蒸茵陈
材料:鲜茵陈500克、面粉200克,蒜蓉、盐、芝麻油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鲜茵陈除去根、茎,洗净、沥水后,拌上面粉,蒸15分钟左右;之后根据个人口味,拌上适量蒜蓉、盐以及少量芝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可用于湿热内蕴所导致的黄疸、湿疹以及下焦湿热瘙痒等疾病的饮食调理。
茵陈窝头
材料:鲜茵陈100克,玉米面、白面共500克,适量酵母。
制作方法:先将鲜茵陈洗净、切碎,放入面盆中,加入玉米面、白面和适量酵母,揉成面团,发酵后做成窝头状,放入锅中蒸熟即可。
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可用于湿热内蕴所致黄疸、皮肤瘙痒等疾病的饮食调理。
茵陈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茵陈15g(干品)、赤小豆20g、生姜3片、鲫鱼一条约400g、瘦肉100g、蜜枣2个(或红枣3个)
做法:鲫鱼洗净,擦干水分,两面分别煎一下;瘦肉焯水备用;烧开一壶开水备用;除茵陈之外,所有材料入汤锅,加入适量开水,开火煲,开锅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把茵陈用隔渣袋包起来,最后半小时再放进去一起煲。
功效:南方春天湿气重,经常返潮,一过惊蛰天开始热了,喝这个汤正合适,疏肝、清肝胆湿热。
茵陈粥
材料:茵陈25g,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g,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茵陈、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此粥色淡绿,质浓,清香甘甜,具有健补脾胃、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对疾病的痊愈有一定的作用。
茵陈泡水益处多
茵陈除了能做菜,还能泡水喝,好处多多。
保肝茶
春季各种传染病比较多,茵陈调肝利胆,可以用茵陈20克,大枣3枚来预防肝炎。
食材:鸡骨草10克,茵陈10克,泽泻5-10克,绵草薢3-5克
适合肝胆湿热证型,以及脂肪肝肥胖伴有尿酸、转氨酶升高的人。
健胃茶
食材:藿香3克、蒲公英3克、陈皮3克、茵陈3克
这个茶饮方能化肝胆脾胃的浊毒、和胃,适合胃部不适的人喝,预防胃病。
注意:
虽然茵陈益处多多,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哦。正如中医所讲,“过犹不及”,适量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另外,对于脾胃虚弱或者体质偏寒的朋友来说,食用茵陈时最好能搭配一些温补食材,以免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