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快来试试这个“豆中之王”!

白扁豆味甘、平,性微温,入脾、胃经,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可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更是把白扁豆称之为“脾之谷”。
《本草纲目》载:“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白扁豆的应用
1.脾气虚证:临床表现为纳少腹胀,便溏,疲乏,白带过多等。
2.暑湿吐泻: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等。
3.食物中毒:如酒毒、河豚鱼毒等引起的呕吐或吐泻等。
白扁豆的入药
1.扁豆衣:是扁豆的种皮,具有消暑化湿、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暑湿呕吐,胸闷纳呆,脚气浮肿等。
2.扁豆花:是扁豆的花,具有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的功效,用于中暑发热,呕吐泄泻,白带过多等。
白扁豆的食用
白扁豆杂粮粥
原料:白扁豆200g,山药、莲子、薏苡仁、赤小豆、粳米适量。
做法:提前将白扁豆和杂粮浸泡开,山药切成小段,先将耐煮的白扁豆、薏苡仁、赤小豆、莲子温水入锅,小火熬煮,待豆米开花再入粳米慢熬,汤汁稍浓时加入山药段,煮至浓稠时熄火,再煨一会即可。
功效:此粥可益气宽中、健脾祛湿,对脾虚兼湿、食少便溏之人大有裨益,对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等症也有益处。
做法:将白扁豆焯水、滤干,猪肉切成肉丁,胡萝卜切丁备用。锅中倒入适量油,油热入瘦肉丁干煸,加葱、姜翻炒,入温水小火慢炖,中间加白扁豆、胡萝卜丁、青豌豆再炖,至汤汁渐稠即可。
功效:白扁豆可健脾胃、助消化,与猪瘦肉、胡萝卜、青豌豆同炒,其健脾胃、消积食、提食欲、补阴虚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