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夏天吃这三种肉,补气、除湿、滋阴明目
发稿时间:2022.07.29 来源:综合自养生中国、广东中医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点击:1765
1、鳝鱼肉:补中益气 除风湿
—————————————————————————————— ● ——————————————————————————————
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鳝腹黄,故世称黄鳝。鳝鱼生水岸泥窟中,似鳗鲡而细长,亦似蛇而无鳞,有青、黄二色。
鳝鱼肉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血。补虛损,妇人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善补气,妇人产后宜食。补五脏,逐十二风邪。患湿风、恶气人,作臛空腹饱食,暖卧取汗出如胶,从腰脚中出,候汗干,暖五枝汤浴之,避风,三五日一作,甚妙。
明代医家李时珍说:鳝善穿穴,无足而窜,与蛇同性,故能走经脉疗十二风邪,及口㖞、耳目诸窍之病。风中血脉,则口眼㖞斜,用鳝鱼血主之,从其类也。
此外,鳝鱼肉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鳝鱼汤
材料:黄鳝2条,姜、蒜、葱、香菜、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黄鳝清理干净后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块,泡在清水中静置30分钟,将血水泡出即可。
将配料切好备用。先将切好的姜片放入油锅爆香,等到姜片变成金黄色,边缘焦糊的时候放入黄鳝。
黄鳝入锅后需要翻炒较长时间,能让姜片更好达到去腥味的目的,同时煮出来的汤也会呈现奶白色。
倒入适当的水,加入料酒去腥,放入蒜头,盖锅盖煮10分钟左右。
当汤呈现出奶白色时,加入适量的盐和切好的葱段、香菜点缀,即可出锅。
食用注意:不可多食。时行病后食之,多复;动风气;多食,令人霍乱。按《延寿书》云:多食,发诸疮。
2、河蚌肉:清热解毒 滋阴明目
—————————————————————————————— ● ——————————————————————————————
中医认为河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蚌与蛤同类而异形。长者通日蚌,圆者通日蛤。故蚌从丰,蛤从合,皆象形也。后世混称蛤蚌者,非也。蚌类甚繁,今处处江湖中有之,惟洞庭、汉沔独多。大者长七寸,状如牡蛎辈;小者长三四寸,状如石决明辈。其肉可食,其壳可为粉。湖沔人皆印成锭市之,谓之蚌粉,亦曰蛤粉。
河蚌肉味甘、咸,性冷,能够止渴除热,解酒毒,去眼赤。明目除湿,主妇人劳损下血。除烦,解热毒,血崩带下,痔瘘,压丹石药毒。以黄连末纳入取汁,点赤眼、眼暗。
现代研究表明,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清煨河蚌
主料:蚌肉500克。
调料:料酒、葱姜、紫苏叶、胡椒花椒粉、盐、豉油。
做法:先将蚌肉撒盐反复抓洗几遍洗去黏液,烧一锅开水,将蚌肉焯一下捞出,再次冲洗两次。
改刀将蚌肉斜切成大片,加入拍碎的姜、少许盐、料酒腌制10分钟。
将蚌肉入锅,加入料酒、葱姜、胡椒花椒粉、紫苏叶及凉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煨。
待汤汁发白后,加入适量盐、豉油,即可出锅食用。
食用注意: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过敏体质和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3、伏羊肉:冬病夏治 除寒湿
—————————————————————————————— ● ——————————————————————————————
“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意思是农家种田很辛苦,每年便在伏祭和腊祭时,煮羊肉,烤羊羔,自斟自饮慰劳自己。
古人认为,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的作用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和湿气驱除出体外。因此,自古以来在淮海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当下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尤其是对于寒湿体质的人来说,在三伏天喝一碗羊汤,可以说是大有裨益。
中医认为,羊肉味甘性大热,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身、助元益精之功效。
对于素日有手脚发凉、怕冷,出虚汗、恶食寒凉等辨证为脾肾阳虚或寒湿困脾的亚健康状态者,吃点羊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此外,对于患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遇寒加重者,以及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骨关节疾病表现为局部关节冷痛、发凉或阴雨寒凉天明显加重者,更不要错过这碗伏羊肉!
“伏羊”药膳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1根,胡椒粉,盐。
做法:将羊肉切成一寸方小块,洗净。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滚刀块。将羊肉和冷水一同入锅,焯水去掉血沫,捞出后洗净。将羊肉放入高压锅中,放入和肉齐平的水,放入山药。高压锅煮10分钟,出锅前加入适量盐与胡椒粉。
食用注意:伏羊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尤其是对于有身热、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烦躁、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疮疡、面红舌红、苔黄等实热证及虚热证皆当慎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