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全省中医药系统聚焦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丨阿坝、泸州、宜宾、凉山篇

发稿时间:2025.07.11 来源:四川中医药 点击:109

编者按


  6月17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成都举行,对全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省中医药局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全省中医药系统领导干部读书班等,推动全省中医药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深化“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赋能“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


  阿坝州


  省委全会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作出全面部署。阿坝州作为文旅大州,坐拥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与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发展“医养结合”“健康旅游”产业具备先天优势,但作为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我们仍面临医养康养特色产业规划体系缺位、支撑项目薄弱、特色品牌缺失等阶段性问题。



  阿坝州卫生健康委员会、阿坝州中藏羌医药管理局将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卫健委、省中医药局的指导支持下,深刻领会省委以文旅深度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以及对阿坝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路径指引,以系统思维破题布局,将卫生健康事业与生态经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作为驱动经济转型的核心抓手,以中藏羌民族医医养康养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推动康养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推动全州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健康支撑”和“健康动能”,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建设贡献“健康力量”。


  泸州市


  泸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曾妍:泸州市以打造“最幸福 最养生”康养文化IP为抓手,培育“中医药+”特色场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推动。出台《泸州市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旅游项目,推动“中医药+研学”“中医药+养老”等模式创新,形成“医、养、游、产”全产业链。二是挖掘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以明代名医韩懋(号飞霞道人)为代表的“泸派中医”文化,开发中医药体验项目,举办12场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养生集市活动,举办“酒城九味”康养药膳大赛,研发推出“石斛老鸭汤”等20道康养药膳配方,惠及群众5万余人。三是打造康旅线路。围绕“森呼吸”生态康养,升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张坝桂圆林、古蔺大黑洞景区内涵,打造古蔺黄荆老林,福宝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氧”生胜地;围绕“沁心凉”避暑康养,打造泸州之巅叙永分水罗汉林等避暑康养胜地,年吸引游客150万余人次。四是培育产业载体。将“康健泸州”“乐购泸州”等消费场景同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广活动深度融合,开拓夜间中医药健康消费市场,形成“夜经济+中医药”新增长点,推广“六味知己”等50余种大健康产品。依托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通过举办活动服务侨胞及外国友人1000余人次。


  宜宾市


  宜宾市中医药管理局: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聚焦文旅深度融合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将有效推动全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宜宾将立足中医药文化资源厚重、产业资源富集、流量资源突出三大优势,推动“中医药+”多业态融合发展。


 

  一是以文化聚气。挖掘医脉底蕴,打造文化基地,推出专家巡诊、健康产品体验等特色项目,提升群众中医药文化素养。二是以产业串珠。创立“宜人本草”区域品牌,研发推出中医药大健康产品,拓宽中医药文旅消费市场;打造“药韵宜宾 醉美康养”省级精品旅游路线——“宜宾康养探秘之旅”。三是以活动破圈。组织开展“博物馆里的中医药奇遇”、中医药文化惠民、中医集市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通过以上举措,在健康四川、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中彰显宜宾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凉山州


  凉山州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谢立: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突出“健康优先”战略,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凉山作为“川西南中药材宝库”,将持续发挥中(彝)医药资源优势,助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



  一是夯实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将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作为“三大强州”战略的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医药保护条例》,加强省彝医医院建设,推进落实中医药惠民工程,持续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强化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提升县(市)中(彝、藏)医院和基层中医馆服务水平。二是育强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现代中药材园区,支持好医生、新鑫等重点中医药企业开展中药精深加工,推进GMP认证企业建设,构建产学研机制,发展“食药采摘”“药膳养生”等康养旅游新业态。三是挖掘精髓,助力文化传承。依托彝医药研究所系统整理本土民族医药知识,推动彝医、藏医等民族医药适宜技术专项研究,加强民族医药文化宣传,营造全民“信中医、爱中医”的民族医药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