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聚焦四川:中医正骨巧技解沉疴
5月14日,《中国中医药报》聚焦四川成都八一骨科医院:中医正骨巧技解沉疴,全文如下。
“贺医生不仅治愈了我积年沉疴,更让我深切感受到‘医者如春风,兵心如暖阳’的至诚情怀。”这是一位服役25年的老兵在被膝关节顽疾折磨三年后,通过“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治愈后写下的感激之词。
这封承载着军民深情的千字感谢信,不仅是对中医正骨疗效的生动见证,更折射出省级非遗项目在守护健康与培育人才中的独特价值。
三载顽疾遇良术
“同志,这膝盖跟着您吃了不少苦吧?”初次就诊时成都八一骨科医院主任医师贺前松的一句轻声问候,让老兵眼眶发热。这句饱含医者仁心的话语,正是“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人文关怀与精湛医术的缩影。
面对被诊断为双膝半月板损伤、双膝滑膜炎、双膝退行性病变的患者,贺前松采用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辨证施治,以“十指推拿术”为先,理筋行气、疏通经络;再施以“分部位中药法”,活血祛瘀、消增健运、止痛壮骨;治疗期间,配以针刺治疗,调和气血、行气止痛、扶正祛邪,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初、中、后期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运动康复方式促进恢复。经过1个月的综合性治疗后,困扰老兵三年的疼痛完全消失,夜间能安睡,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此次患者的赞誉,是成都八一骨科医院始终牢记为军职责,长期坚持“精准医疗+人文关怀”理念的生动体现。贺前松介绍,“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由成都八一骨科医院何天佐老院长遵循祖传经典验方总结而来,目前已成为八一骨科医院的技术核心和特色。
作为“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贺前松身上肩负着责任。他认为,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要保持“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精髓,也要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方法。如今,通过该疗法治愈的各类骨病骨伤、疑难杂症患者遍布国内外,广受百姓的好评。“患者的康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书信和锦旗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继续提升医疗技术、优化服务流程,为更多百姓带来希望。”贺前松说。
妙手济世传薪火
“何天佐老院长把传承何氏骨科的重任交给我们,我们有义务发扬光大。传承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延续,更是人文精神的传递。”贺前松重视年轻医生的培养,强调以坚定信念为基,精研典籍为要,临床实践为本,心怀热爱为魂,鼓励他们在传承中融入新想法,推进中医骨科持续发展。
在传承实践中,医院构建了立体化的传承体系:一方面打造“师徒相承+院校协同+社会培训”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非遗传承人一对一带徒、开设培训班、与中医药院校共建教学基地等方式,让核心技艺得以精准传承;另一方面深耕学术研究,既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学术遗产,也为非遗技法的标准化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历经近15年深耕,“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的传承脉络不断延伸:2011年入选四川非遗名录后,又相继先后列入福建省、厦门市、益阳市、衡阳市等地非遗名录,形成跨区域传承网络。各地依托该疗法建立的医疗机构已成为核心传习基地,通过“疗效+传承”双轮驱动,让这一承载百年智慧的非遗技艺在临床实践中持续验证价值,以“不开刀、少创伤、重疗效”的特色优势,成为百姓信赖的骨病诊疗“金字招牌”。
在2024年9月举办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第一期培训班上,来自医联体单位的骨科领域专家、医师和从业者汇聚一堂,共同学习探讨何氏骨科的学术精髓和临床经验。培训班上,贺前松作为授课嘉宾,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讲述了“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的历史渊源、学术思想及理法方药,让学员系统全面地了解该疗法的核心优势及独特疗效。
“此次培训班不仅有理论学习,还设置了临床实践环节,学员们将深入科室一线,针对临床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学习掌握何氏骨科技术及院内制剂的实践方法。”贺前松表示,相信通过这种深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培训学习交流,学员们能拓宽学术视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为临床工作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