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暨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会|农业农村厅:推进规范化种植 提升中药材质效
发稿时间:2024.11.05 来源:四川中医药 点击:242
在10月24日召开的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暨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上,农业农村厅围绕“推进规范化种植、提升中药材质效”主题进行汇报。
坚持“适地适种”,选优育强品种
制定《四川省“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出台《四川省药用植物品种认定标准》。大力推进内江天冬、遂宁白芷等中药材良种繁育创新基地,以及汶川重楼、万源天麻、南江金银花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地建设,全省累计认定药用植物新品种37个,收集中药材种质资源1312份,建设育种基地1万亩。2023年,全省中药材面积增长6.2%,产量增长11.1%。
坚持标准引领,提升改善品质
印发《四川省经济作物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完善大宗中药材16项标准,组建四川省道地药材创新团队和中药材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构建“省—市(州)—县”三级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集成推广川芎(泽泻)—水稻轮作,乌梅—大豆套作,丹参—玉米(油菜)间作等生态栽培模式,编制中药材栽培技术19套,示范推广新品种11个。
坚持融合发展,打造培塑品牌
推进中草药种植加工与乡村旅游、养生保健等融合发展,大力建设“中草药+观光”“中草药+养生”等示范园区和基地,建成中药材农业产业强镇26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国家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县级农业园区111个。依托“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培育,支持彭州川芎、三台麦冬、中江丹参、松潘贝母等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川芎、麦冬、泽泻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建强产业基地,谋划药食同源和川产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川产中药材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和民族药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标准生产,加快构建优质川产中药材全产业链生产规范及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良种繁育、生产栽培、采收储藏等关键环节的标准规程。持续育强经营主体,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中药材及中兽药重点龙头企业。持续提升产业质效,大力发展药食同源,培育以中医药种养为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大川产优质药材推介力度。
坚持“适地适种”,选优育强品种
制定《四川省“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出台《四川省药用植物品种认定标准》。大力推进内江天冬、遂宁白芷等中药材良种繁育创新基地,以及汶川重楼、万源天麻、南江金银花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地建设,全省累计认定药用植物新品种37个,收集中药材种质资源1312份,建设育种基地1万亩。2023年,全省中药材面积增长6.2%,产量增长11.1%。
坚持标准引领,提升改善品质
印发《四川省经济作物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完善大宗中药材16项标准,组建四川省道地药材创新团队和中药材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构建“省—市(州)—县”三级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集成推广川芎(泽泻)—水稻轮作,乌梅—大豆套作,丹参—玉米(油菜)间作等生态栽培模式,编制中药材栽培技术19套,示范推广新品种11个。
坚持融合发展,打造培塑品牌
推进中草药种植加工与乡村旅游、养生保健等融合发展,大力建设“中草药+观光”“中草药+养生”等示范园区和基地,建成中药材农业产业强镇26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国家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县级农业园区111个。依托“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培育,支持彭州川芎、三台麦冬、中江丹参、松潘贝母等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川芎、麦冬、泽泻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建强产业基地,谋划药食同源和川产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川产中药材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和民族药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标准生产,加快构建优质川产中药材全产业链生产规范及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良种繁育、生产栽培、采收储藏等关键环节的标准规程。持续育强经营主体,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中药材及中兽药重点龙头企业。持续提升产业质效,大力发展药食同源,培育以中医药种养为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大川产优质药材推介力度。